目前,全球无线局域网技术(WLAN)主要包含WAPI和Wi-Fi两种接入方式。在安全机制方面形成了两大技术路线:其一是由美国主导的IEEE 802.11i安全标准(即Wi-Fi联盟的WPA2/WPA3协议),其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WAPI(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架构)国家标准,采用自主可控的密码算法体系,构建了区别于国际通用方案的本土化安全解决方案。
WAPI通信协议于2003年正式问世,于 2009年正式成为一种国际标准。作为与WiFi对标的国际标准协议,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类别 | WAPI | WIFI |
缔造者 | 中国 | 美国 |
认证机制 | 双向认证 | 单向认证 |
加密方式 | WAPI-PSK WAPI-CERT | WPA WPA2 安全协议 |
安全漏洞 | 未查明 | 用户身份凭证简单,易被盗取,共享密钥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|
安全性 | ⬆ | ⬇ |
市场需求 | 国内市场 | 全球范围 |
当前,WIFI在全球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各种行业和领域。WIFI具备较高的兼容性和普适性,但安全性方面,WAPI具有认证机制严格和加密算法完善等显著优势,可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能。
现阶段,WAPI的应用范围虽有所扩大,但仍主要集中在国内。自2016年国家连续出台了《网络安全法》、《密码法》、等保2.0等法律法规之后,各重要行业对于安全可控的无线网络需求愈发强烈。
WAPI在全国海关的信息化系统、重要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、公安重要部位和电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,以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、新疆地铁等国家地方重点项目中发挥可管可控作用。
“十四五”是国家能源转型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,电网安全生产和经营服务业务持续向IP化、宽带化演进,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带宽、时延、可靠性以及业务差异化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。经论证,WAPI是国内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接入技术,可通过与电力通信数据通信网深度融合,为电力行业搭建安全可靠、广域覆盖、灵活接入的无线通信网络。
1000KV特高压变电站
WAPI应用示范自2021年起,国家电网持续开展WAPI建设规划及试点示范工作。后续,和光芯传也会持续推出WAPI技术在配网侧应用解决方案,敬请期待!